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銀髮專欄

歸零,讓我們活得更自在。

  • 發佈日期:108-09-10

撰稿者:管貴貞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老年期是人生旅途最後一個時期,過去喜歡把人生比喻作季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老年時期就像是人生的冬季,收藏了一輩子的寶藏,一生努力的成果,希望將他所收藏的東西繼續為人使用,這樣的意念很棒,但在這訊息萬變的時代中,過去的經驗很有意義,但如何放下身段,重新學習社會新鮮的事物,讓自己可以跟時代接軌,其中「歸零」是很重要的心態。

當我們常在問:人生下半場,你準備好了嗎?如何準備?如何著手?往往讓有些人感到不安與焦慮。在家庭層面、社會參與、理財或心理健康等面向,好像都需要做些事情,但又會覺得要做的面向很多,會懷疑自己有無能力可以完成,有無能力可以準備得當。

當這一切變得複雜時,往往許多人就容易有放棄的心情,什麼也不做,總覺得做了也沒有幫助的錯誤觀念。其實,我們不需要如此焦慮,有些基本的功夫做了,一切就有了基礎,這些準備就可以做得更輕鬆、更自在,這基礎就是「歸零」的心態,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人生最後的階段。

根據內政部的調查,106年台灣人平均壽命是80.4歲,人生下半場的時間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我們擁有更多時間去經驗人生,這些日子中有部分時間,有全職工作;另一部分時間,已進入退休階段。

這樣的時間不同於人生前半段,我們已經累積許多經驗,這些經驗很好,但也可能對我們形成限制,限制我們看到世界的方式。我們容易帶著自己的框架來看這世界,當我們的框架因著人生經驗有所差異時,這世界很容易就被扭曲了,當我們用扭曲方式看世界時,一切很難是美好的。因此,不論是工作或生活面,我們都需要放下既有的成見,去看看這世界。

「歸零」的心態是人生下半場很重要的概念,「歸零」是把自己一切清空,把一切歸於零的心態。當自己不再背負著過往的經驗時,可以用較為輕鬆自在的心情去面對生活、面對世界。這概念說起來簡單,其實實行是需要努力的,人到中年之後,不容易放下自己既有的位置、權力和傷痛等等,「歸零」可以讓銀髮族有以下的助益:

「歸零」,以開啟內在能量

    年輕人較容易放下身段,適時把自己「歸零」,回到原點,一步一腳印地前行。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將心態歸零、放下原有的包袱。當銀髮族能放下身段、重新學習,將一切視為新的起點、希望和挑戰,順利與順心的生活就會來臨,讓人生下半場更輕鬆自在,也更能充實而有意義。

在「歸零」裡認識自我、超越自我

當我們自認擁有很多時,往往受到很多限制,無法看到自己。當適時把自己「歸零」,才能有種重新開始的狀態,在這歷程中看到自己的限制與優勢。例如:有些人因為自己擁有某些能力,容易覺得自滿而不加以學習,也不易進取,便很難取得自己想要的狀況或成功。因此,即使我們到了中老年時,若可以從思想上,從零開始的概念,積極吸收新的想法和知識;而實踐上,不受過去經驗所限制,從零開始做起。放下過去所謂成就的「包袱」,把心態調整到坐標原點,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看待自己已有的成績。

做人做事都學會「歸零」,降低寂寞感

    面對生活,若是順境時,把自己適時「歸零」,能避免驕傲和急躁,不讓成功和順境成為阻礙前進的包袱;若是逆境時,固然在這狀態裡很傷心失望,但在此時若能勇於「歸零」,方能重新面對自己、從頭開始和積極奮鬥。

    2018元旦英國政府成立的寂寞部(Minister for Loneliness),認為寂寞有害於健康,英國政府希望積極面對這問題,減少「邊緣人」,是世界各國第一個面對此問題的國家。隨著年齡增長,銀髮族更容易感到寂寞,而過往關係的種種經驗,容易影響銀髮族關係的發展,若要突破此限制,「歸零」的狀態其實很重要。「歸零」的放下身段,是某種形式的提升,也是一種難得的累積與涵養,做人能適時「歸零」,不是妄自菲薄或消極避世,而是灑脫與從容。當銀髮族面對世界時,就會多一分清醒,多一分淡泊,自在地與這世界接觸,也可藉此降低寂寞。

結語:
     當銀髮族可以將生活、關係等都「歸零」時,就掌握了重新定義人生的機會,這是難能可貴的機會,讓我們給自己機會,放下身段,重新學習,為自己人生更自在主動出擊。

最後更新日期:108-09-10

:::

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6x768以上,建議使用 IE 10.0 以上、firefox或 chrome 瀏覽器以取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