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活躍老化,開展精彩人生下半場
- 發佈日期:108-11-19
撰稿者:魏惠娟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高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一、面向高齡社會,關注人生100的生涯準備
馬蒂‧迪特瓦(Maddy Dychtwald) 於2003年出版C型人生一書,基於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他強調在未來的50年內,老年人與年輕人將各佔一半的人口比率。我國已在2018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隨著教育、科技、醫療等的高度發展,高齡人口持續增加於2026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20%。國人平均壽命將由1999年的75.9歲,提高至2018年的80.7歲,平均退休年齡提升至61.1 歲(內政部,2018)。個人退休後,若無意外,至少都還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從成人發展理論來看,從職場退下,個人可能面臨生命發展階段中最不確定,變化也最為劇烈的階段,正如美國白宮老化會議學者霍爾德•麥可拉斯基(Horward McClusky)所說的這一段時間是人生中「負擔」與「能量」變動最大的時期,充滿許多不確定性。曾任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創造性退休中心主任,也是該校哲學系教授的隆納.曼海米爾(Ronald Manheimer)曾經針對他所觀察的退休人士,提出以下頗為貼切的描述:退休人士徘徊在圖書館門口,面對既興奮又困惑的第三年齡歲月,他們是極為需要協助的一群。50後的成人對於退休後的人生,真的是既期待、卻又不太清楚究竟要如何準備才能活得久,又活得好?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向世界最老的國家日本來學習,我曾經於2013年訪問日本,猶記得,當時凡我所拜訪的單位,無論是他們所提供的出版品,或是口頭簡報資料;不管是政府單位,如:文部省;或研究單位如東京大學;或民間組織,如生涯現役協會;還是基金會,如長壽研究中心等,都傳遞出一個共同的訊息,就是日本正以「人生100」的概念為政策設計的基礎。所謂人生100的政策,強調:學習、貢獻、價值與意義。以文部省為例,當時為我們簡報的科長,他給我們看的日本長壽社會生涯學習對策方案報告書之副標題就是:人生100年的學習,以創造幸福年齡社會。日本因應人生100基本的政策設計方向,首先要促使社會大眾能意識到百年人生的社會趨勢,其次要激勵高齡者能力再活用,政府設計安心與安全的生活環境規劃,提供政策確保國民擁有安心的晚年生活,並能學習為人生90、100做準備。
今年,甫應邀來臺灣參加2019年樂齡學習國際研討會議的日本東京大學專研生涯教育的牧野篤教授,在他的演講資料中進一步指出日本政府於2017年召開人生100年時代構想會議,提倡「多種路線」、「多段台階」的人生,為了促進人生的多元化和多樣化,強調要回歸教育以及終身學習的全面展開(牧野篤,2019)。從上述2019年的會議中,我總結四個不同國家如:韓國、泰國、紐西蘭等學者,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強調,面對百年人生高齡社會的挑戰,只有透過持續終身學習,才能有效因應變動不拘的退休後生活,足見,下半場生涯學習主要目標,是在學習設計個人後期生涯的意義與價值(教育部,2019)。
二、探索下半場人生,學習「活躍老化」
人生下半場或退休準備的課程目標,大多數不離「活躍老化」的概念。除了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政策架構》報告書,把活躍老化定義為:當人們年老時,為了加強他們的生活品質,擴大其健康、參與及安全機會的過程外。美國聯邦政府白宮老化會議,也在1971年的會議中,由密西根大學榮譽退休教授霍爾得.麥可拉斯基(Howard McClusky)提出老人教育的背景議題,為美國老人教育的發展建議一個實施的觀點與政策方向。
麥可拉斯基主張為了改善晚年的生活情況,個人有繼續參與教育活動的必要,他提出一個需求幅度理論,其論點為:老人經常面對的是需要想辦法維持他們在過去的歲月中所享受的能量及權力,個人如果無法繼續維持良好的狀況,他們可能會失去這些生存的資源;如果能維持好一點的狀況,他們可能會獲得新的資源、有新的責任,也可能因此而再度獲致新的生命發展層次。針對五個需求範疇的概念如下圖。
(一)基本的需求:與飲食、居住、穿著、健康照顧與人互動等,日常生活需要有關的需求。學習項目如:基本教育、身體健康的教育、經濟方面的教育、關於法律上的決定之教育。麥可拉斯基認為只有當一個人的因應需求得到滿足,否則就談不上其他的貢獻或利他需求類型活動之參與。
(二) 表達的需求:指人們為了活動而參加活動的需求,參加活動的動機來自於個人的興趣,例如:鍛練肌肉或運用視覺、聽覺、嗅覺等不同感官的活動,這些多半屬於自發性的需求。
(三)貢獻的需求:基於每個人都有想要「付出」的假設,老年人仍希望自己的貢獻能被別人所接受。
(四)影響的需求:高齡者對於生活環境及世界還有想要發揮影響力的需求。如果能賦予老年人適當的教育,他們所失去的能力,將可以被恢復。
(五)自我超越的需求:這是關於使個人獲致對於生命意義更深層瞭解的需求,麥可拉斯基認為個人若能回顧自己的一生,瞭解生命的意義,雖然身體功能下降,還是能繼續維持生活滿意。
三、自我評估: 活躍老化五堂必修課程,精彩下半場人生由此展開
活躍老化理念是先進國家對於高齡者的共同期望;麥可拉斯基的五個需求類型,更具體勾勒出活躍老化的學習需求,個人2014年的研究,已經發展出活躍老化五堂必修課程,以及二十七個學習主題。
建議讀者可以根據這一套課程,首先評估自己的學習準備程度,了解自己與活躍老化的距離。其次,再從這些學習主題中,挑選個人學習的需求順序,依序列出今年的五個行動項目。你的精彩人生下半場終身學習之路,將從這些最重要的學習項目展開,當你開始投入有意義的學習與行動後,你一定會發現,自己沒有太多時間聊是非、愛抱怨或滑手機了。
最後更新日期:1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