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銀髮專欄

穿越(PASSAGE) : PASS Your AGE 告別求職恐懼,勇敢追求職場第二春

  • 發佈日期:108-12-20

撰稿者:林俊宏 (擺渡人生設計/知識長)

  「恐懼」是人面對現實的或想像中的危險、自己不熟悉或厭惡的事物等產生的心理狀態。求職、再就業,也是引發恐懼感的事件之一。銀髮求職者充滿豐富職場經驗,但隨著年齡漸長與體力減退,容易形成面對跨入下一站的恐懼。這種恐懼或裹足不前的心理與環境因素及個人心態轉換有關。

    多數的銀髮求職者所面對的外在就業困境,包含產業結構改變、事業單位雇用意願的問題。台灣的勞動市場與產業發展是密不可分,從早期的農業、製造業轉向科技、服務為主的經濟時代。而傳統產業外移,促使過往年輕時從事工廠製造的工作者急需再度進入求職市場,更必須轉換工作特性,而舊有工作模式成為較難轉換的習慣。

    另外,銀髮求職者隨著年齡增長,難免給予人工作效率與技術落差上的刻板印象,加上雇主擔心高額薪資與退休成本,造成有意投身就業市場的銀髮求職者在求職上容易碰到一些困難。

    最後是銀髮求職者個人的經驗值。許多銀髮工作者在長年工作生活裡在身心都留下不同的記憶並影響下一份職業選擇,甚至工作也僅是其銀髮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非如青年時那般的全心投入,因此將工作條件設限為不勞累、具彈性及要快樂等。

   而這些就業困境無非是「恐懼」所造成的,對於就業環境及工作特性轉換的恐懼。對於一位過往習慣於特定工作特性的人來說將是相當不容易轉換,就好比一位從事多年專業機器維修與保養的工作者,突然要他改變成為家事服務或長期照護人員,將產生一種恐懼與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狀態,但其實人的一生中充滿了許多角色轉換的契機。

    生涯發展大師Donald E. Super將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年經歷區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等五階段歷程及轉換特性。他認為人生隨不同年齡增長,扮演著如兒童、配偶、家庭照顧者、子女、工作者、公民、休閒者等角色。當您閱讀這篇文章時,不妨也想想自己的人生各階段,是否也在這些角色中轉變著,而此時此刻,你的人生同時扮演著哪些角色? 工作者的角色是否依然或必須存在於你的人生當下? 隨人生不同階段,工作目的是否也有所不同? 也許是為了賺錢維持生活,也許是追求存在價值的感受。隨著產業環境的變動,工作環境已不如Super所提的那樣循序漸進,而是更充滿不確定性。因此,轉換工作與重返職場已不是年輕群體的人生任務,更是中高齡或銀髮工作者都必須面對的議題。
    
    面對個人以外的職場環境的改變與限制,銀髮求職者還有甚麼自己可以努力的事情呢? 筆者透過心理學專業、企業人資專業,以及多年的職涯發展與求職輔導實踐經驗,綜整出PASS的概念及實作,鼓勵求職者「把求職視為一份工作來準備與執行」,以利「通過」求職活動。以下分別說明四個概念及準備方法。
1. 熱情(Passion):個人內在價值,思考自己與工作的關係
您曾想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是甚麼嗎? 當您過去在執行工作角色時,是一種「人境合一」的愉快感,還是身心勞動的無奈。當我們在思考自己與工作的關係時,過往較少有自我(Self)的概念,多處於有工作就好的態度,此也展現過去工作者的忍耐與順應特性。但當我們已達銀髮階段,已不再為自己或家庭生計而逼不得已時。此刻,正是一個好的機會,不妨停下來思考自己此時此刻的擁有與在乎。重返職場不單為了一個工作機會,領得一份薪水,而是運用自己目前還擁有的能耐,協助雇主完成工作任務。彼此的權利關係不該是傾斜於事業單位。當然,求職者本身必須清楚自己的勝任能力(我能解決甚麼任務)。此外,除了擁有解決工作任務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一種發自內在價值的動力,根據工作熱情的研究發現,熱情來自於完成工作交付的目標與個人內在價值相契合,如透過工作目標的達成,可引發個人的存在、成就,甚或是一種不服老的價值感受。

2. 目標(Anchor): 求職目標設定
希望感是一個朝向未來的重要心理力量,希望來自於具體的目標設定。求職目標設定,除了地區位置的思考外,還須考慮到產業、企業與職務三個要點。在台灣許多求職者大多考慮的是我該找甚麼工作,卻忘了一個工作職缺通常坐落在某個產業與企業裡。而產業發展影響著勞動市場的供需,就如同隨著台灣少子化趨勢,導致高齡社會及其需求浮現。除了長照服務專業外,高齡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需求也都可能因此逐漸上揚,其人力需求也相對提升。再者,企業規模屬性也影響著一位工作者是否能適應其工作生活模式。工作職務的部分則與個人目前還擁有的工作特性息息相關,尤其是技能的部分更是銀髮求職者的優勢。

3. 技巧(Skill): 求職技巧練習演練,提升內在自信。
求職技巧常指的是求職履歷與面試。這對銀髮求職者而言,並非缺乏經驗而是生疏了。尤其求職履歷撰寫,已從早期的紙本轉換成電子履歷,皆為現今銀髮求職者需要適應的。求職面試則是許多銀髮求職者的強項,因職場經驗豐富,反而在面試時總能侃侃而談,敘說職場生命故事。然而,在文字與人際溝通過程容易忽略企業用人的篩選與邏輯思考。企業找人才最在乎這個求職者是否能順利完成任務並持續穩定工作。因此,鼓勵銀髮求職者在轉換的過程中,應著重自己現有工作條件與應徵目標間的關係,而不單把自己過去的工作歷史一一陳述。求職技巧看似容易的溝通技巧,但卻是需要反覆練習來提升自己對求職溝通情境的熟悉,藉練習演練也可提升內在自信。

4. 支持(Support):獲得他人的支持。
求職期間,除了具備求職熱情與動力、具體目標及技巧外,可以促發行為續航的因素便是有人為伴。求職期間獲得他人的支持,無論是資訊提供或心理支持,都可能成為求職期間最有力的夥伴與後盾。筆者曾碰到一位退休的大姊,他主動參與了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培訓課程後,便與其他學習夥伴一同參加企業的徵才活動。除了人際資源外,政府針對銀髮高齡就業也提供相當多就業力培訓的方案或促進生活技能方案,都是促進銀髮求職動力的重要資源,但最重要的是求職者能開放心態、積極參與。相信前進的動力就在正向學習與人際支持中激發前進。
    
    社會連結是個人行為動力的重要來源,無論任何年齡者透過社會連結與付出都可產生強烈的工作與生命價值。銀髮求職者在對經濟追求趨於平淡的狀況下,以社會貢獻來詮釋自己對工作的熱情。「成就不單拿來回憶,而是再次創造」,期許銀髮求職者運用PASS的準備要領,在持續行動中看見自信與勇氣,讓自己穿越(PASSAGE)年齡限制,站在每個地方都發光。

 

最後更新日期:109-02-04

:::

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6x768以上,建議使用 IE 10.0 以上、firefox或 chrome 瀏覽器以取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