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銀髮專欄

退休新生活 重新經營家庭關係

  • 發佈日期:109-03-19

撰稿者:社區長者關懷站-樂齡生活講師 鄭郁潔

退休後重心轉移,生活急遽變化

多數人在退休前的生活以工作為重,生活圍繞在職場上,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人不是家人而是同事、主管及客戶。也會因為工作需要去進修,希望增進自己的說話技巧好讓客戶買單,學習各種管理模式,讓老闆可以看到自己的好表現加薪。

一旦自職場退休後,生活重心急遽轉變,從長時間與同事、主管及客戶斡旋變成與家人朝夕相處,職場進修與溝通的技巧在家裡就比較不知如何運用了。以前專案進度跟的滴水不漏,現在連晚餐要吃什麼都可能都要想一下,這樣的轉變使許多退休族感到不適應。特別是對曾位居高位的人來說,退休後的生活落差就大多了些。

經營家人關係跟工作學業成就一樣,都很重要

成就導向的現象,部分歸因於現代社會普遍以工作能力及人際關係來評斷個人價值。學生時期開始,就被灌輸要競爭才能贏,模範生只有一種樣子,第一名只有一個名額,不外乎成績好(工作能力好)、或者是擁有好人緣(主管、同事或客戶的讚賞)。長此以往,在退休離開職場後,沒有了工作表現,人難免無所適從,以致離開職場後才發現,幾十年來,賺到了成就卻可能忘了自己和最重要的家人。我們會忘記「自己」才是那個會陪自己一輩子的人,我們需要好好傾聽自己,需要好好的說出自己,先與自己親密,學習表達情緒,方能接納家人的情緒,與家人親密。

學習與家人相處,永遠不嫌晚

一生之久,可達百年,大部分的人都在社群中生活,其中家是一個最小單位,從原生家庭到自己建立家庭,都需要學習「經營」家這個社群。不用擔心是否開始得太慢,因為人生每個階段都不同,都可以有再次學習的機會,也可透過養育兒女和陪伴孫兒,再次經歷「兒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及「中老年期」(參見圖一) 。每個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學習重點。可簡要分成: (1)兒童期:學習了解自己的生長家庭、關懷家人;(2)青少年期:學習性別的議題、生涯發展的規劃、與父母的溝通;(3)成年期:學習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的經營等;(4)中老年期:學習與老伴親密關係的經營,與子女和孫子女的互動,及面對配偶過世等。個人在每個時期持續在夫妻、手足、親子及代間之間互動(參見圖二) ,家人之間的羈絆深深影響著家中的每個人,終其一生都要學習。 

圖(一) 人生發展的四個階段
圖(一) 人生發展的四個階段
圖(二) 家庭中次系統的互動關係
圖(二) 家庭中次系統的互動關係

圖(一) 出自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家庭教育. 基礎篇 : 導讀手冊 /唐先梅總編輯(第6頁)
圖(二) 出自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家庭教育. 基礎篇 : 導讀手冊 /唐先梅總編輯(第5頁)

終身教育,經營家人關係

2019年底筆者至士林區的樂齡關懷站,為平均年齡70歲以上的學員們開啟一連串樂齡樂活學習課程。這些學員們因課程中的邀請,開始開口表達愛意;因影片剪輯課程需要用到電腦,所以跟成年離巢已久的孩子增加互動;為了討論夢想計畫,學員分享彼此的興趣及嗜好;在帶狀課程結束後,五組學員們完成了五個短片,影片是成果,而在歡笑中增進與家人之間互動的練習,則是終身的收穫。家人之間良性互動的好處非常多,課程中有3對夫妻的故事也肯定了家庭教育在融入各種課程後可以帶來的改變。

(課程故事一:表達愛意-夫妻互為甜蜜的負擔)

豬肉跟虱目魚(台語暱稱)夫妻的關係令人欽羨,妻子不良於行坐輪椅,丈夫天天推著她,也不見抱怨,反而親和力十足,是一對可愛的伴侶,當我邀請有沒有學員要來說說自己甜蜜的重擔時,豬肉拿起麥克風就分享了自己對虱目魚一見鐘情的故事,透過麥克風,豬肉(台)告白說:「挖就是愛依,依哪裡也去不了,挖麻也不想欲去。」

夫妻間,如何可以願意老來繼續相伴? 就是要把「愛」說出來!「愛」是需要累積的,不論是讚美肯定、贈與禮物、真實相處、付出服務、肢體接觸,都是累積愛意、表達愛的優質互動!

圖(三)五種愛的語言
圖(三)五種愛的語言

(課程故事二:跟孩子互相幫助-借電腦)

葉大哥夫婦過去帶著孩子在美國生活,看著他們成家立業,2018年選擇回到臺灣養老,在這次影片剪輯課程中,積極回應願意提供電腦出來讓整組學員一起學習使用,然而卻忘了電腦密碼,只好用手機通訊軟體打給遠方的兒子,當兒子不厭其煩地回答問題時,也順便請教他剪片軟體怎麼使用。

親子間的連結就是在叨擾中建立起來的,小時候孩子樣樣都要父母照顧,現在父母退休了、孩子大了,若可以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彼此、彼此麻煩叨擾,這就是聯絡感情的最佳秘方。

(課程故事三:透過分享,讓每件理所當然的事都變得有趣)

李阿公說話不太清楚,身上掛著尿袋,外籍看護隨侍在側,預防他有可能會跌倒,但是他從不缺課,每堂課都提早半小時來量血壓。他在課堂上分享提到退休前的興趣是跳舞,不論是吉魯巴還是恰恰,阿公在年輕時可都是跳舞高手。只是他現在不良於行,只能去游泳,而且只有看護陪著,好不寂寞。

但受到大家熱絡的分享影響,口開心也就開了,後來輪到阿公唱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時,不只唱,他還加碼拉著太太一起跳恰恰,後來全班一起跟著李阿公夫妻一起跳舞,不亦樂乎,所以透過分享,每件事又再次鮮活起來,還可以讓人重溫過去與家人相處的美好時光呢。

根據董氏基金會2015年所進行之「國人主觀快樂程度、生活習慣與憂鬱關聯性調查」的發現,17.1%的民眾覺得自己是非常不快樂及不太快樂者,換算後約330萬人不快樂。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全台60歲以上人口已達445萬,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憂鬱症在2030年將成為疾病負擔的第一位,老年人口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約佔7%,以此推估,台灣約有31萬老年人罹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但就診率僅1.3%,大部分患者沒有及早正確就醫。

退休了、退化了,這些都是必然會到的時間點,把年輕時拼事業的動力,撥一點到關係經營中,會發現因為人生每個階段都不同,都可以有再次學習的機會,而關係中美好的回饋會讓人快樂、使人如鷹般返老還童。想要樂活退休就要時刻學習關係經營,跟家人好好相處,就可以重新把關係中的憂傷變為歡喜跳舞。常常表達愛意,夫妻就是甜蜜的負擔。不要忘了,親子間的連結是在叨擾中建立起來的,適時適宜的麻煩彼此是關係加溫的秘方;而透過分享也會把過去的理所當然變成全新的經驗、變得有趣。
 

最後更新日期:109-03-23

:::

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6x768以上,建議使用 IE 10.0 以上、firefox或 chrome 瀏覽器以取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