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銀髮專欄

退休規劃—人生下半場,賺錢也賺幸福

  • 發佈日期:111-03-14

撰稿者:資深財務規劃師 闕又上

Ⅰ、為什麼你的退休金不到別人一半?

 

1.安全,其實不安全

      中高齡者面臨退休年齡時,常會提早進行財務管理,但是怎麼做才能沒有財務負擔的享受退休生活?每個人都想要安全退休,但安全是什麼?以下筆者用老張老王的故事為例,提供兩種普遍投資類型供大家參考。

退休金投資 三十年後大不同

       老王和老張兩人都想提早退休,各自準備了十萬美元的退休金,彼此也都很關心投資的「安全」,但對安全的定義卻大相逕庭。

       老王對於安全的定義是穩定,期望本金不會虧損有保證。因此他找了一個三十年期的美國政府公債,當時的利率有8%,以當時的利率來看並不算低,每年可拿不少利息成為其被動收入,而且三十年後政府還會把本金還給他,這符合了老王本錢不虧損的安全要求。

       老張對於安全的定義則是未來的購買力需跟隨時代的演變不縮水。因此他找了標普五百的指數基金,這代表了它可以同時持有美國前500大的企業。由於股票不像債券有固定利息,因此他決定每年從中提領3%作為花費。

       若只用第一年內短期時間來看,老王的利息看似比老張還多,當下的消費購買力更是遠超過老張,但物價上漲會侵蝕購買力,而投資會隨著經濟成長,如大公司的指數基金,是有效的保值方法之一。以時間拉長到三十年長期來看,時代的推演會影響投資收益,因此銀髮族們若是能及早規劃資金,就不必以短期內的利息獲益為目的,反而以長遠型穩健投入,會更適合退休人士的生活型態。

       老王的投資縱使也能獲益,卻錯把利息的「保證」當作是安全的投資,而忽略固定收入型的投資,如定期存款,只有利息收入,資金卻沒有「成長性」,或公債有利息收入和資金成長(當利率下降時),但長期以來擊敗通貨膨脹的效果有限,等到幾十年後預備退休時,錢變薄的情形之下,無法有效應對購買力降低的風險。

 

2.台版的老張老王

      2014年我發現全台灣銀行的資金將近有20兆元,幾乎是台灣股市市值29兆元的規模,這相當驚人,恐怕也是世界排名前面和少見。沒想到時至2021年,銀行存款已突破50兆元大關,連存款的速度也是嚇人,但這恐怕也意味著,民眾的投資動能相較低落。

       台灣的中高齡及高齡者們有時候因為害怕虧損,而放棄理財投資,把錢放銀行,讓長期的通貨膨脹侵蝕購買力,若以72法則計算,每年3%的通貨膨脹率會在24年後翻倍,也就是本來的100元指剩下50元的價值了,但其實財務規劃是一輩子的課題,尤其是退休前應妥善運用投資工具,才能享受退休美好人生。

       而也有些長者,雖然願意投資,但總喜歡挑高息、穩定、年年領的投資商品,這樣的商品有它的優點,但假若忽視了它的缺點——成長性,長期來說,領到了安心,卻失去了成長性,這樣的作法就跟故事中的老王相似,因此筆者也呼籲銀髮族們,長期投資務必理性評估其利弊再投入。

 

Ⅱ、阿甘投資法打造成長性退休金

     《阿甘投資法》取名來自「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在電影裡,世俗中的功成名就,都不是阿甘刻意去追求的,他只是做到做人、做事的核心——誠懇、善良、單純、專注、重諾,以及不計較地付出,以當今社會講究表面、投資重視操作技巧的許多惡習來看,乍看之下阿甘很傻,但卻 離成功最近。投資也是如此,所以中國人喜歡用「大智若愚」來形容,銀髮族們若是能運用簡樸智慧,不需要複雜的技術,就可以在做人處事和投資的世界,同時為我們帶來扎實的人脈和報酬,平衡經濟與樂活。

 

讓一流的企業家替你幹活

       多數人對於退休生活的想像是不再為了錢工作,掌握自己人生的自主權,然而,完全不投資會失去資金的成長性,晚年很有可能因為退休金不足導致生活品質下降,進而衍生出更多的家庭問題、健康問題等,因此適當的投資是必須的。但如果整天沉浸在股海裡,進進出出的操作不但勞心傷神,也不一定能夠獲益,如此一來,安逸的退休生活便不再如此愜意。

       阿甘投資法的優勢在於「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人老了無法生財,但由長期時間透過投資一流的企業家,讓有成長性的公司繼續替你幹活,注入源源不絕的資金,而且,不用時時刻刻關心股票市場的狀況,能夠把精力專注於生活的每一刻,享受退休生活,關注人生中除了金錢以外更重要的事,妥善運用時間去規劃其他「人生財富」。

 

Ⅲ、搭配資產配置,退休金更穩定

       阿甘投資法屬於100%股票的全攻擊型,好處在於讓退休金有十足的成長性,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風險的承受度也隨之降低,要是遇到股災,100%股票的阿甘投資法波動可能過大,影響退休的心情,不適合較保守的銀髮族。因此,可以搭配一些投資等級以上的債券,像是公司債、政府公債等,加入投資組合中,作為防守的部位。

     「防守就是最好的進攻」,在面臨股災時,債券可以是銅牆鐵壁,減輕退休帳戶的損失,甚至能夠以守為攻,在股災時帶來正報酬,非常適合穩定退休帳戶的波動,在退休時也能安穩的應對每一次的股災。

 

建議的股債配置比例

       一般來說,最簡單的方式便是依照自身的年紀作為債券在投資組合中的比例,再依個人的風險承受度調整正負10%。舉例來說,老徐今年60歲,那麼適合他的股債比例便是40:60;如果老徐相較同年齡的人較大膽,可以調整股債比例為50:50;如果老徐相較同年齡的人保守,可以調整股債比例為70:30,以此類推。

       值得注意的是,盡量不要讓股票比例少於25%,否則退休金難以成長,又會變得像老王一樣,難以擊敗通貨膨脹。至於何時要調整股債比例?不用太頻繁,約每十年調整一次即可,畢竟每年調整股債比例影響不大,卻需要時時花時間關注退休金的狀況,這並不是我們要追求的退休生活。

 

Ⅳ、賺錢,也賺幸福

 

人生五顆球,你照顧了幾顆?

       前可口可樂的某子公司總裁布萊恩.戴森(Brian Dyson),在1996 年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精采畢業致詞,他說:「想像人生是一場在空中不停拋接五個球的遊戲,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以及心靈,而你不能讓任何一個球落地。你很快會發現,工作是一個橡皮球,如果它掉下來,會彈回去,而其他四個球是玻璃做的,如果失手,它們有無法挽回的刻痕、損壞,甚至破碎,將不再和以前一樣。你必須瞭解這道理,從而在你的人生中設法求得平衡,但要怎樣才做得到呢?」

       我想布萊恩.戴森最深刻的寓意,只要學習的動力持續存在,工作的失去都會如橡皮球般的在某一個時間彈回,甚至彈得更高,但是其他的財富,可能會因不夠用心、沒有經營,而難以修復。

 

主動人生,被動投資

       當人生走到某個階段,再回首時,投資理財確實需要一些技巧,但相對而言這個學習並不難,但當今工商社會的特質,對有形財富的賺取總是被凸顯為生活重心的主軸,甚至是有些人的唯一目標,這種的不平衡也才是布萊恩.戴森再三提醒的,其他四樣財富的重量,絕對不亞於或超過一個工作所帶來的財富。

       我的專業深知追尋財務自由的重要,也是多年來不斷學習、精進,來達成客戶對我的信任和託付,但人生旅途的挫折和轉彎所帶來的經驗,更讓我發現其他四個球的脆弱性,錢財的賺取有較清楚的脈絡和方法可循,而其他四個球的人生財富,常要跟隨人生的閱歷才能逐漸體悟,它就像酒的釀造無法速成,沒有一定的時間,就無法呈現它應有年份的香醇,所以這方面的提醒永遠不為過,如果只談重量相對輕的有形財富的賺取,而忽略了比重更大的四個球的財富,這絕對是人生的遺憾。

       願大家能多花時間照顧4顆玻璃球,結合阿甘投資法減少對於金錢的煩惱,儘管是人生的下半場,也能打出漂亮的安打,甚至偶爾來個全壘打!

最後更新日期:111-03-14

:::

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6x768以上,建議使用 IE 10.0 以上、firefox或 chrome 瀏覽器以取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