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不退休? 銀髮與高齡工作者都要活出精彩
- 發佈日期:111-04-12
撰稿者: 《職涯勝經》作者 / 藍如瑛
在十幾年的職涯輔導工作經驗中,我發現銀髮族希望在職場繼續工作的考量,主要的因素是「經濟/財務」,次要因素為「打發時間」。而銀髮族不想在職場繼續工作的考量,主要因素則是「健康」,其次才是「照顧家人/生活型態」。
政府法定的退休年齡是65歲,這些年來國人平均實際退休年齡約58歲。根據2021「退休理財白皮書」調查發現,國人平均想退休的年齡卻是60歲。到底幾歲退休較合宜?答案其實並沒有絕對的標準。
在學理上,職業生涯發展階段與任務中,銀髮工作者要開始學習接受權力、責任和重要性的降低。隨著能力和動機的衰退,學習接受並發展新的角色,同時也學習管理工作減輕後的生活。從嗜好、家庭、社會和社區活動、兼時工作等尋找新的滿足泉源。學習與配偶和家人過更親密的生活,來評估整個職業生涯並準備退休。
在實際的層面上,「經濟/財務」因素與「健康」因素,對一個人是否決定退休佔了很重要的關鍵影響。如果不考量經濟因素,很多人應該都想提早退休,去過他想過的生活。但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環境變動不確定性漸高,大多數人擔憂退休準備金不足,比較不會貿然提早退休。到底要有多少退休準備金才能退休?這也沒有絕對的標準。端視每個人對生活的需求與開銷而定,當然你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以國人平均壽命和你計畫退休的年紀,與你基本開銷加以計算。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蔡維哲表示,大部分民眾認為,每個月的理想退休生活開銷介於3萬至5萬元間。
發現「健康」出現了狀況,因此提早退休的人不在少數。俗話說:「賺錢有數,性命要顧」。美國心臟協會分析,工作時間過長會增加29%中風風險,如果超過10年以上長時間工作,更會提高到45%,這樣的數據非常驚人。所謂「長時間工作」,是指每天工時超過10個小時。以身體狀況來說,我認為隨著年紀增長,高齡或銀髮上班族確實較不適合長時間工作。
不過,退休後就能健康嗎?這些年「退休症候群」越來越嚴重,其常見特徵為封閉自我、寂寞、失落、自信不足、輕度憂鬱、變得較孤僻、敏感易怒、情緒起伏大、煩躁不安、易悶悶不樂、多疑等,倘若退休後忽視這些心理的狀況,長久下來易造成身體的不健康。一位家庭主婦曾告訴我,他先生覺得在竹科工作壓力很大,於是提早退休,他說:「退休後就有時間運動了!」然而實際的情況是,他先生退休後不但沒有好好運動,反而整天待在家裡滑手機,想法變得有些負向。
針對預備退休的銀髮族群,聯合報提出「退休準備指標」,定義出老後生活需要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根據其調查,大部分國人在退休前的準備度是不足的,尤其是年長的女性更容易忽視身心靈健康。
與我國相較之下,去年聯邦人口研究協會(BIB)一份關於退休調查報告指出,於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德國,有97%的65歲以上工作者表示,繼續工作的原因是「享受工作的快樂」;94%的人表示,「可與他人保持聯繫」;90%的人表示,透過工作可以「保持活力」。而「賺錢」只排在第六位。
我個人比較建議採「漸進式退休」模式(gradual retirement),就是銀髮工作者在完全離開勞動市場過程中逐漸減少工作時間,或在最後工作的幾年減少任務的分擔。瑞典是相當早就致力推動此種模式的國家。自1976年起,瑞典政府即鼓勵60∼65歲的勞動者可採此模式。這項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更多高齡者彈性工作的選擇權,以及降低驟然退休對勞工帶來的負面衝擊。
109年我國政府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保障中高齡者與高齡者就業權益。禁止雇主因年齡因素歧視求職或受僱的中高齡者與高齡者。此外,為協助中高齡者與高齡者續留職場,也朝強化運用職務再設計、職業訓練、創業輔導等措施,協助在職、失業與退休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的傳承智慧經驗與技術,促進世代交流與合作。考量65歲以上勞工需求,放寬雇主以定期契約僱用65歲以上高齡者,增加勞雇雙方彈性,政府為此訂有《促進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獎勵辦法》因應。
65歲是退休的法定年齡,但65歲也可以視為是人生的再出發年齡。這個年紀,仍有「被需要」的價值感,只是這樣的價值感,不一定只有透過工作才能創造,也可透過像是志工或者在團體活動中獲得。
不論是做生涯規劃或者退休規劃,我都建議採全面性生涯角度思考,包括:工作、家庭、財富、健康、休閒、人際、學習和心靈。我在《職涯勝經》書中也從身心靈三個角度提出,八個樂活人生的關鍵思維。在身的方面有:「健康」、「平安」,在心的方面:「珍惜」、「快樂」、「平靜」,在靈的方面:「圓夢」、「奉獻」、「做自己」,倘若能從不同方面關照人生規劃,將能延續退休前精采生活。
許多例子告訴我們,銀髮族仍可以以生命經驗發揮個人才華。「國民阿嬤」81歲的陳淑芳,演戲演了63年,頭一次入圍金馬,分別以《孤味》和《親愛的房客》拿下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陳淑芳說:「我是演員,我不是明星,哪怕是一場戲、一句話,我都會演。我會一直演下去,直到我不能演為止。」日本最高齡90歲健身教練瀧島未香,65歲才開始健身,87歲擔任健身教練。瀧島未香:「年齡不過是數字而已。」他們均足以作為銀髮者的最佳示範。人生無法重來,銀髮與高齡者更應該把握有限的生命,活出精采!
最後更新日期:1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