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銀髮族的第二人生
- 發佈日期:105-03-10
撰稿者:葉俊偉(東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著名的美國學者 Donald E. Super曾指出,人的生涯中有六種不同的角色(子女、學生、休閑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分別散佈在五個階段中(成長階段、探索階段、確立階段、維持階段和衰退階段)。這五個階段都有其獨立發展的任務;每個人都會經過這些階段,但是每個人經過的階段的型態、年齡都不同。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狀態(性格、習慣、態度、環境)來度過這五個階段,且同時扮演著一或多個角色。
在Super的理論中,銀髮族通常邁入維持階段與衰退階段,主要的任務是追求工作的穩定收入,並且為退休生活做準備。此時銀髮族的生活多半都已經形成固定的模式,規律地進行每天的活動;家庭生活則逐漸進入空巢期,兒女因為工作或成家而離開,與配偶共同進入退休後的生活。此時的身心狀態通常會面對許多挑戰,例如更年期的到來、健康因素的考量、退休經濟的準備、兒孫是否需要照顧等等,都讓銀髮族們倍感壓力。
其實銀髮族們可以一起來想想以往的人生:小時候在父母親的陪伴與督促之下奮發求學,為著父母親的期待而努力;成年後投入工作,積極追求自己的志向與目標,為著穩定的工作與收入而辛苦;成家後照顧家庭子女,努力賺錢養家,為著子女的生活而打拼;人生似乎一刻都不得停息,幾十年就這麼匆匆忙忙地過去了。好不容易到了退休的時候,這個階段的生活究竟要怎麼度過,才會讓自己既快樂又充實呢? 其實銀髮族退休後,平均餘命還有二十多年,幾乎等同於另一段工作生涯,而且這段時間,銀髮族的身心成熟度高,能充分掌握自己的步調,如何過好這個階段的人生,就成為銀髮族的重要課題。
傳統上我們對銀髮族的印象,就是在家裡含飴弄孫,間或從事各項休閒活動(包括旅遊、歌唱、健身、書法等等),或是從事各種志工活動;但是現在的社會已經逐漸改變,我們看到許多銀髮族還能從事一些年輕人從事的體育活動(騎自行車、瑜伽、健身等等),也能在身心健康的狀況下,適度地重新投入職場,不但可以貢獻自己的智慧與經驗,更能夠與社會保持連結,持續自我成長與保持年輕。因此銀髮族想要過得快樂又充實,必須要在經濟無虞的狀況下,同時在家庭、休閒與工作間維持平衡,與家人、朋友和職場上的工作夥伴們,保持密切的聯繫。
筆者曾在一次用餐的時候,聽到幾位銀髮族提到退休後的生活,其中一位女性說到,她每週還是會回到原先工作的學校去兼課,一方面可以繼續從事她熱愛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跟學生和同事相聚,感染到年輕的氣息,這樣自己也不會變老;此時她的一位朋友問她:「可是現在學校有很多跟教學有關的資料要繳交和聯繫,都要用到電腦或者手機,妳有辦法嗎?」她說她跑去報名了社區大學的電腦課程,趁現在才剛退休不久,學習能力還不錯的時候,能夠多學就盡量多學。她的朋友又問道:「上次那個某人的邀約,你去不去?」她說退休以後,所有人的邀約她都一律答應,而且很快就答應,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答應,人家就會覺得這個人很難約,以後就不會約她了,這樣只會越來越孤獨。
我覺得這位女性真的是很有智慧;以往我們對於銀髮族重回工作職場的評論,通常是認為已經退休了,竟然還需要工作,真的很「歹命」;但是大家可以想想看,銀髮族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智慧,在身體仍舊健康的狀況下離開職場,豈不可惜?如果可以透過工作再設計的方式,讓銀髮族們在工作時數減少(例如每日工作時數減少,或每週只需上班三至四日)、工作方式調整(各項機器設備都依據銀髮族的身心特性做調整)、工作內容再學習(各項資訊科技的應用都可以透過適當的教學方法,讓銀髮族學到如何應用)的方式下繼續在職場上貢獻心力,不僅只是為了「錢」工作,而是成為一個快樂的工作人,這樣不僅可以維持與社會的連結,更能夠與不同年齡層的朋友結交,保持一顆活躍的心靈,這樣才能夠開創自己的第二人生,達到身心都滿足的境地。
發人深省的一段話:「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則決定命運」。許多銀髮族在邁入這個階段時,都會覺得自己的許多想法或行事風格都已經固定,很難改變,但是行為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只要自己的「觀念」做了改變,就會改變原先的思考方式;若是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就不要只是停在思想的層次,必須進一步付諸行動,透過不斷重複這些行動的過程,讓自己養成好的習慣;根據學者的研究,一件事情只要持續21次,就會變成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就會讓我們的性格隨之改變,最後也會讓我們的命運朝向正面發展。例如銀髮族們可能會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非常不熟悉,也會覺得自己的記憶力不好、視力不好、學習速度太慢,不想學習與使用智慧型手機。但是我們想想,現在的手機螢幕越做越大,軟體與資訊也越來越豐富,智慧型手機不僅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各項疑難雜症,更是與外界保持聯繫的最佳工具。如果銀髮族們的觀念可以轉變過來,開始學習如何使用,接著透過每時每刻對自己的提醒,習慣性地利用手機查詢資料或是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就拓展了生活、增長了見識,也與外界有更多共同的話題,不至於與社會脫節,當然也會顯得更年輕、更有活力。
銀髮族們要如何度過退休後的生活?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因為沒有任何其他人能為自己負責。我們可以像傳統的老人家一樣,只是待在家裡從事簡單的活動,對於新奇的事物,一律以「那是你們年輕人才有興趣」的緣由而婉拒;但也可以站在這個生涯的時間點上,重新思索未來的人生要怎麼走,試著去開創一個與傳統不同的第二人生。相信只要您的觀念能夠扭轉,加上具體的行動,也養成持久不懈的好習慣,一定能夠得到一個不悔的退休生涯,豐富我們的精彩人生。
最後更新日期:10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