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者常見營養問題
- 發佈日期:105-07-28
撰稿者:宋明樺 (營養師)
營養師訪視的個案家庭不少,最常接觸到的就是年長者經口攝取的問題,常見導致營養不良或營養失衡的原因包括:
1. 牙口功能退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牙口功能退化是必經的過程,當然隨著退化的程度不同,對食物種類的選擇也不盡相同,較常見受到選擇影響的食物有:肉類(包括無法咀嚼、塞牙縫等)、魚類(擔心魚刺、怕魚腥味等)、雞蛋(擔心蛋黃膽固醇),長時間下來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此外,蔬果類也容易成為攝取不足的食物種類,許多年長者將蔬菜咀嚼完、菜汁吸乾後就把菜渣吐出來,豐富的膳食纖維根本沒有攝取進去,而在水果部分,許多家屬乾脆將水果打成汁用喝的取代吃的,孰不知,短時間若是喝下大量純果汁,其實對於年長者血糖與體重的負擔是非常大的。
建議:
- 肉類可以利用絞肉、肉末等取代大塊肉排。
- 魚類可以利用鱈魚、鮭魚(魚骨較明顯的種類)為主,多利用辛香料去除魚腥味。
- 若沒有高膽固醇血症者並不需要特別限制雞蛋的攝取,基本上適量攝取雞蛋(每周2-3顆全蛋)是可以的。
- 蔬菜可以盡量久煮,雖然營養成分會隨著烹煮時間而減少,但是增加適口性可以大大提升年長者攝取意願。也可以多利用瓜果類增加攝取量。
- 水果盡量選擇軟質種類,若真的要打汁,請勿打成純果汁,應該添加堅果類、蔬菜類來降低整杯果汁的糖分比例。
許多年長者都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臟血管方面的問題,所以在訪視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現照顧者在飲食中不敢給予年長者油脂的問題,擔心吃了油會影響疾病控制與增加身體負擔。
不管任何對象,長期油脂攝取不足對於身體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 營養失衡:每天6大食物來源攝取必須有一定的比例,缺一不可。
- 影響脂溶性營養素的吸收:身體所有營養素的吸收與應用都是環環相扣的,脂溶性營養素在腸胃道的吸收效率也需要油脂的協助,所以當飲食中嚴重缺乏油脂時,自然會影響到微量營養素在體內的利用率。
- 影響排便:許多年長者都有排便不順或是嚴重便秘的問題,而導致便秘常見的原因有:飲水不足、蔬果攝取不足、運動/活動量不足等,當中有一點往往被大家忽略-其實油脂攝取不足也會影響到排便情況。油脂就像是腸道的潤滑劑,當油脂不足時就會影響腸胃的蠕動與排便情況。
飲水量不足也是年長者常見的營養問題,除了會影響排便情況外,其實也與泌尿道感染、口腔衛生情況不佳有關。
建議:
- 因為長期服用許多慢性藥物導致口腔味覺改變,覺得白開水有苦味而不願意喝
► 可在白開水中添加少量蜂蜜、檸檬片、酸梅等調整風味。 - 行動力不足擔心水喝多了會頻尿,而不願意喝水
► 改善家中年長者如廁路線,必要時,可以利用便盆椅增加如廁便利性。 - 吞嚥功能退化,一喝水就會發生嗆到情況而不願意喝水
► 液體食物(水、果汁、湯品、營養品等)本來就比較容易發生嗆到問題,這時候可以增加食物的稠度來改善吞嚥過程,可在水中添加「食物增稠劑」調整白開水的稠度方便飲水。 - 覺得口不渴就不需要喝水
► 適時提醒飲水,養成飲水習慣。
許多原因都會影響到年長者飲水的意願,所以照顧者平常在照顧的時候就需要多花心思觀察真正的原因加以解決,以提升年長者們喝水的意願。
若是能在照顧過程中注意到年長者的一些攝取變化,及早加以改善、用對方式介入,就能輕鬆、簡單避免後續嚴重的營養問題(營養不良、營養失衡等),也可以讓年長者有個高品質的飲食環境,維持身體的健康。
最後更新日期:10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