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銀髮專欄

「老」是學不會嗎?談銀髮族的科技適應與學習(上)

  • 發佈日期:106-03-21

撰稿者:葉俊偉(東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助理教授)

前言
       台灣地區人口老化快速,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將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口列為老人。如果老人的人口比例超過7%,就稱為「高齡化社會」;超過14%稱為「高齡社會」;超過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就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我們在民國82年就已經達到「高齡化社會」的標準,民國107年(明年)即將達到「高齡社會」;最新人口統計,台灣老化指數在今(106)年度2月底首次破百,達到100.18%,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約313萬9千人)已正式超過14歲以下兒童幼年人口數(約313萬4千人),反映出我國老化情形嚴重;同時推估民國114年(8年後),邁入「超高齡社會」。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8年後,將是每5個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除了人口結構的變化之外,資訊科技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科技的進步帶來知識的爆發,大量的資訊充斥在我們的身邊,不僅影響,甚至主導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不得不時時學習新的事物,以便適應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
       以往的銀髮族,大多數可能待在家裡含飴弄孫,享受悠閒的準退休(或已退休)時光,或是到處旅遊,享受美好的人生。但是這些年來,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加上家庭結構的改變,平均壽命的增加、社會經濟的變動,還有資訊科技的進步,都對銀髮族的老後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銀髮族們不能再固步自封,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事物,才能夠在工作上達到預定的績效、與家人們維持充分的溝通、與朋友間達成良好的互動,並且與社會產生一定的連結。
       本篇文章將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銀髮族生活適應的角度,探討目前常見的科技場域與科技產品,進一步帶出常見的學習困境;第二部分則從銀髮族進行學習的角度,探討應該具備的心態與做法,進而達到成功的學習。希望銀髮族們可以透過本篇文章,拋開過去學習的舊習慣與舊想法,建立新的學習觀念與學習作法,度過積極、充實又美好的銀髮生活。
銀髮族的科技適應議題
       隨著資訊科技的愈加普及,銀髮族要面臨的科技適應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多。以下分別列舉目前常見以及未來可見的科技產品與議題,提供銀髮族思考的方向。

  • 網際網路、手機和平板電腦
       網際網路可說是近年來改變世界最重要的發明。夠過各項資訊基礎建設的普及,網際網路的速度早非同日而語。銀髮族們可能還記得,以前的電腦要連上網路,就要接上數據機,進行電話撥接,當數據機發出高低不同的噪音,然後又歸於同一頻率的聲音時,電腦才能開始上網,當時網際網路的速度,僅有56kb/s,比起現在動輒60Mb/s或100Mb/s,慢了一千倍以上!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裝置,我們的生活早已起了驚人的變化!年輕人會透過各項智慧型裝置聽音樂、聽廣播、看影片、交換資訊、上傳下載分享各種資料,面對這樣的改變,銀髮族們往往覺得智慧型裝置的學習太難太複雜,不願意接觸這些所謂「高科技」的產品,殊不知這些高科技的產品,早已經變成「平民化」的日常用品,甚至變成生活的必需品,因為這些產品,可以為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因此,銀髮族們必須敞開心胸,接受這些產品所帶來的好處。
  • 食品保健與生產履歷
       以往台灣在經濟進步的過程中,往往忽略掉環境的重要性,例如在食品製造的過程中,有時會因為農藥或其他的化學添加品,造成食品源頭的污染,以及身體的危害。近年來,科技的進步以及生態保護概念的普及,也帶動了食品科技的發展,例如常見的有機無毒農業與食品生產履歷,就是很重要的一個趨勢。銀髮族往往是最重視健康的族群,因為我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健康把關,更要為家人的健康著想,因此我們必須時時注意並且蒐集這方面的知識,將他們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以保護家人及我們的健康。
  • 智慧型住宅與家電
       就居家科技來說,網際網路與家用電器裝置的結合,早已是方興未艾的現象。以往我們知道的居家科技,大多數是從居家保全的觀念出發,例如裝設智慧型電子鎖、監視器、或是對講機,但是這些居家電器加上網際網路之後,已經具備更進化的應用,例如從遠端用智慧型裝置遙控家中各種電器、監控及調整家中各項狀態(包括居家保全以及水、電、瓦斯、燈光等設定)、節能減碳的各項設施控制、居家安全防護的各項機構(例如防止墜落跌傷,或是危險緊急通報等等)以及各項視聽設備的享受,這些裝置跟產品都已經逐步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必須善用這些產品與功能,才能充分享受它們所帶來的進步與便利。
  • 智慧型交通工具
       租用公共自行車、上公車、坐捷運、搭火車甚至是高鐵,都可以刷儲值型的智慧晶片卡,除此之外,就交通工具來說,還有更多的智慧型應用。例如各項行車安全裝置以及輔助系統的發明、導航系統的應用、環保節能車款的普及、甚至是無人車的研發,都不斷地挑戰我們對交通工具的傳統印象,未來我們能夠在最安全的狀況下,利用交通工具最快地達到目的地,因此對於各項智慧型的交通工具,我們必須有所了解。
  • 機器人的世界
       以往有關機器人的科幻電影很多,我們好像在生活中還沒有見過那樣的機器人出現,但其實機器人這樣的裝置,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例如掃地機器人,可以節省我們清潔的勞力;線上客服機器人,可以回答我們的疑惑;救災機器人,可以讓急難救護變得更安全更有效率。事實上若以「智慧型機器裝置」的眼光來看待的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機器人早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且未來的世界裡,一定會充滿各式各樣的機器「人」(不一定具備人的型態)為我們服務。
  • 各式各樣的銀髮專屬科技用品
       銀髮族的生活需求,與一般年輕人大不相同。例如銀髮族因為眼睛有老花的現象,可以用多點變焦的眼鏡來彌補視力的不足;因為聽力的不足,所以有各種新型助聽器的發明;因為肢體活動的不便,所以有各項科技的輔助商品(例如手杖、助行器、輪椅等等);又因為需要照顧好身體健康,因此有各種跟健康照護相關的科技產品(例如按摩椅、計步器、血壓計、血糖計、體脂機等等)。這些科技商品不僅可以改善銀髮族的生活,更可以透過網際網路與智慧型裝置,紀錄下我們的各項健康資訊,提醒並且安排我們銀髮族適合的活動。
結語
       面對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您會用什麼心態去看待呢?比較極端的銀髮族,可能會全盤否定與拒絕,認為自己的生活過得好好的,不需要這些科技用品,也不想要做更多的學習;或者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不佳、記憶力不好,所以放棄學習。稍微好一點的銀髮族們,可能會選擇性的學習某些「不得不」使用的產品,或者是到了不得已的時候,才進行學習。但是各位銀髮族都知道,學習是一種習慣,如果我們不習慣去學習新的事物,那麼學習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我們的動力也會越來越降低。可是科技的進步,不會因為我們的「不學習」而放慢腳步,對於銀髮族來說,一旦落後,就要花更多時間辛苦的追上,因此如果想要有快樂無憂的銀髮生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在下一篇文中,我們將探討銀髮族對於「學習」,所應該具備的心態與做法,大家可以從上面的各項科技產品開始,思考一下您所面對的生活,您會發現,「學習」是一把最重要的鑰匙。

最後更新日期:107-06-04

:::

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6x768以上,建議使用 IE 10.0 以上、firefox或 chrome 瀏覽器以取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