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不是在推銷商品,是在行銷自己 - 銀髮族求職技巧面面觀】
撰稿者:高雄張老師心理學苑講師、心理師王中砥
求職有五字訣,分別是「想、能、求、適、障」。在筆者的前述幾篇文章裡,對想、能、適、障均多有撰述,此文將不再贅述。僅就「求」的這個面向來探討。
所謂「求」一般而言就是求職的相關技巧--一個人的「能見度」與「辨識度」。 接觸過許多想重返職場的中高齡以及銀髪族的朋友們,均有著共同的抱怨:那就是投遞了許多履歴表與自傳最終都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的回應!這現象可不是銀髪族的專利,幾乎所有的求職者都有著同樣的經歷。求職歷程卻也因著這「必然經歷」而大大的減低或挫折了求職的意願!
記得以前筆者在做業務行銷工作時,主管不止一次的告訴我:「量大取勝」的大數法則。如果你拜訪了100個顧客,你就要把99次的拒絕當成正常,更何況很多時候你不用等到第99次就成交了!後來筆者自己有了一番體悟:拜訪客戶「不是成交就是即將成交」。這也正是筆者要告訴所有銀髮族求職者的心法之一:把拒絕當常態,應徵量決定錄取量。尤其記得,當廠商拒絶了你,不在於你個人能力的「好」與「不好」,無須有過多個人的失落情緖!企業取人自有其一套徵選的「標準」,你只是剛好在這「標準」之外,絶無關乎個人的能力指標。很多中高齡或銀髮族在幾次應徵被拒絕後都會認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能力不行了」、「沒有價值了」⋯這些表述都是求職過程中心理狀態的大忌,其結果就是從「等待就業」成了「怠惰就業」!
當一個求職者在尚未被企業看見前,首先被看見的就是一些文字所敍述的你。假設你是一個待價而沽的「商品」,你該如何讓此「商品」被認識?在此,筆者先把個人對於履歷、自傳、面試的功能、意義的獨特觀點做一些闡釋:
大家一定有過收取DM的經驗,當DM的內容引發了你的興趣,你會產生想要「具體了解」的衝動,這就是所謂的履歷表。而所謂的自傳就是一份商品的「使用手冊」或「說明書」,這就像是自傳的功能一樣—你的個人背景、職業經歷以及你曾有過的「輝煌」成就。你該怎麼用、哪些公司用過你、你有多好用⋯當別人更加認識文字世界中的你之後,親自的瞭解你進而檢視你,這也就是面試的契機了。面試的過程其實就是你真正被企業「看見」的時候,所有履歷、自傳那文字世界中的你,正是藉此過程來予以檢視、認證。亦即所有的求職過程到了面試這個環節才算完成,結果就是二分之一,錄取或未錄取。
那麼該如何製作一份致勝的履歷表與自傳呢?中高齡、銀髪族等二度就業者如何能夠順利重返就業市場,在履歷上、面試上,人資更為重視的重要關鍵則在於:
1. 先前中斷工作及離開職場的原因說明
2. 現在狀況是否已經解決,可以完全配合上班
3. 家人或者關鍵親友是否全然支持且同意再出來上班
4. 在工作技能上自己所熟悉且具備有哪些技能可以應用在職場上
如何證明自己在中斷期間,對於工作本身尚未過於生疏而全然脫節是相當重要的,且如何充分展現重回職場的決心,清楚說明現階段工作目標,以及是否有可能因為什麼樣的因素造成工作上的限制,好比說:每天都需準時5點下班接送小孩或早退,或完全無法配合臨時彈性加班,這些也都將是企業考量上,非常關鍵的因素所在,因此:
1. 個人配合度
2. 個人有多大決心重返職場
3. 期許重返職場有怎樣的發展
4. 是否有何工作限制
許多中高齡銀髮族等二度就業者,在重返職場後初期會面臨不適應,以及眾多的環境因素障礙影響。如原本支持的家人反對或家庭因素限制,而忘記自己當初想重返職場繼續開創自我的生涯舞台初衷;建議面對重返職場這件事,不要猶豫太久,問題產生時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根本,而讓自己能夠無後顧之憂的重返職場才是最為重要的關鍵。當你真心想重返職場工作時,也順利找到一份工作機會時,面對得來不易的機會更不要輕易放手。
試想當初你為何會想要改變原本的生活狀態,定是因為在舊有的生活狀態之中,無法滿足你對於人生某些部份的嚮往,因而你鼓起勇氣也好不容易找到了,面對實際工作後繼起的原有生活所產生的銜接問題,只要想如何解決就好,不要覺得只有自己才能搞定一切,於是又回到原本的生活狀態當中,到最後回首發現自己把人生三分之二的時間都用在猶豫及考慮上。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大體上皆可分為下面幾個階段:
1. 20-25歲 探索期
2. 25-30歲 建構成型期
3. 30-40歲 定調發展衝刺期/黃金時期
4. 40-45歲 專業整合及重審歸納期
5. 45歲以後 確立人生整體職場目標
要建立自己在45-50或51-65歲後的職涯,得要回顧自己在25-40歲之間的職涯,這時候,過去是否具有或者累積有特定領域的專業能力及專業深度則將大大的影響我們在40歲之後的人生規劃;此外,每個人畢生中對於成功的追求,並不相同,職涯規劃這件事,仍需視在你的人生中所認定的成功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價值基準上,有些人所追求的人生是功成名就、有些人則是家庭美滿,那麼,你所認為的功成名就及家庭美滿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人生的上半場,我們積極努力的培養在工作專業上的硬實力,然而在人生的下半場上,我們擁有多少的軟實力能夠搭配硬實力施展在合適的舞台之中,則尤為重要。建議每個人在各個階段訂定職涯目標時,應在過程中,不斷審視檢討是否偏離方向及完成度或者適時改變方向及目標,朝著目標前進,而在逐漸步入中年時,重新審視並為自己建立人生的第二目標,開始試想-退休後至臨終前這段日子你希望完成哪些目標,你希望過什麼樣的日子,及早規劃,則將使你的退休生涯更加充實而美好。
雖說人生中的許多事情時常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職涯規劃往往是具有延續性及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累積,因此及早規劃也將能使得不確定性風險降到最低。以下就把履歷、自傳中針對中高齡及銀髮族所該注意的內容簡述如下:
【履歷的結構】
1. 基本資料-家庭狀況、成長環境 ※不要嘮叨,要精簡扼要
2. 學習經歷-在職所學、第二專長、個人進修 ※不要記流水帳、要凸顯專長
3. 工作經歷-兼職打工、義務工作、研究工作
(1) 工作歷程 (2)工作內容、重點 (3)重要貢獻、榮譽 (4)工作心得
※ 不要抱怨、要呈現價值與潛力
4. 特殊經歷-豐功偉業、特殊技能
(1) 特殊專長 (2)特殊事件 (3)證照 (4)榮譽
※不要輕重不分、要聚焦
5. 對應徵企業、職務的期待
(1) 對企業的基本認識 (2)對職務內容與自身能力的連結 (2) 對組織、職場
運作的自我期許 (4)為何應徵本公司
※不要搞不清楚、要知己知彼
【自傳的結構】
1.個人現在的基本資料-家庭狀況
2.再求職的想法
3.工作經歷-個人過往較重要的工作經歷與曾服務過的產業與企業。
4. 有過的創造性(創造、執行、業績)
5. 對再就業的自我期許與可帶來的貢獻
現代企業很講究職能(該職業的能力、該職務的能力),應徵時應清楚行業特性、工作屬性,在內容中要予以凸顯。例:應徵服務型態的工作,就該顯現出親和力、溝通表達力、情緒管控的能力、團隊精神等。應徵餐飲服務業,愛乾淨的特質、親和力、工時配合度、壓力忍受等。
30年前你應徵工作的方式與30年後不會是一樣的。再入職場經驗是你的優勢,也可能成為你的固執。放開自己、柔軟身段、不失自信、保有熱情、歸零創新。絕對是敲開職場大門的不二心法。
祈願:工作到手、幸福就有。
【資料來源:銀髮資源網】
|